比亚迪“出海”动作不断
◎记者 邱德坤 比亚迪8月10日发布消息称,出海8月8日,比亚比亚迪与泰国新能源汽车经销商RêVER Automotive签署合作协议,迪动断宣布正式进入泰国乘用车市场。出海上海证券报记者注意到,比亚比亚迪除了进入泰国乘用车市场,迪动断此前还宣布进入德国、出海瑞典、比亚挪威、迪动断日本等地。出海 “未来在拓展海外市场方面会加大力度。比亚”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此前表示,迪动断公司在开拓海外市场方面有较大压力,出海但还是比亚拿出了一些紧缺资源来推进全球电动车市场。 动作频频 比亚迪此前披露的迪动断7月产销快报数据显示,当月海外销售新能源乘用车4026辆。这是比亚迪首次披露相关海外销售的月度数据。 在此之前,比亚迪已动作频频,大力拓展海外乘用车市场。 2021年,比亚迪布局挪威,交付1000辆新能源乘用车,迈出开拓海外市场的重要一步。 2022年7月21日,比亚迪宣布进入日本乘用车市场,元PLUS、海豚、海豹等车型亮相日本东京发布会,预计2023年发售。 8月1日,比亚迪宣布与欧洲经销商集团Hedin Mobility合作,为瑞典和德国市场提供新能源汽车产品,并将参加2022年10月举行的巴黎车展,首批车辆预计在2022年第四季度交付。 此次,比亚迪与泰国新能源汽车经销商RêVER Automotive签署合作协议,宣布进入泰国乘用车市场,并计划参加第39届泰国国际车展,为当地展示更多车型。据悉,早在2018年,比亚迪已在泰国投放了第一批纯电动出租车。比亚迪泰国分公司总经理柯育滨介绍,经过多年耕耘,比亚迪在泰国的业务已涵盖电动叉车、电动大巴等多个领域。 激励支撑 值得注意的是,因捐赠部分比亚迪股份,而被市场关注的比亚迪高管李柯,此前为比亚迪的海外业务出力甚多。 资料显示,目前比亚迪在北美的电动大巴业务以及电池业务,都与李柯有关。在电池业务方面,2000年9月,比亚迪成为摩托罗拉在中国的第一家锂离子电池供应商,随后进入诺基亚、爱立信等知名企业的供应商名单。2013年,比亚迪在兰卡斯特建成电动大巴工厂和电池工厂,这座工厂目前是北美最大的纯电动大巴工厂。 如今,比亚迪为了加速推进包括“出海”在内的战略,实施“0元购”的员工持股计划,作为激励。 比亚迪2022年员工持股计划方案显示,激励对象包括职工监事王珍、唐梅及高级管理人员李柯、廉玉波、何龙等14人,以及其他员工不超过11986人,持股计划的受让价格为0元/股。 追赶差距 比亚迪“出海”并非没有阻力。记者注意到,比亚迪当前面对原材料价格上涨,以及国内下游需求旺盛积压了大量订单,导致国内市场交付存在压力。 当前,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处于快速上升期。王传福此前预计,2022年底我国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可达35%。乘联会7月8日消息,2022年6月新能源车国内零售渗透率为27.4%,较2021年6月14.6%的渗透率提升12.8个百分点。 不过,比亚迪想要做大做强,国际化势在必行。江西新能源科技职业学院新能源汽车技术研究院院长张翔表示,比亚迪虽然最近两年快速发展,但是相比大众、丰田等巨头还有差距。 张翔介绍,比亚迪现在加速推进“出海”战略,优势在于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成本、技术等方面均具有一定优势,而国外巨头在该领域的发展有一定的滞后性。加上当前美国、欧洲等地的新能源汽车补贴较高,也是比亚迪开拓海外市场的契机。 从竞争对手的角度看,虽然比亚迪的新能源汽车销量在2022年上半年超越了特斯拉,但是特斯拉在国际化方面优势明显。 比亚迪加速“出海”,凸显了中国车企“走出去”的步伐加快。中汽协数据显示,2022年上半年,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20.2万辆,占汽车出口总量的16.6%,同比增长1.3倍。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港股恒指强势翻红,龙湖集团、碧桂园等涨超4%
- 反腐重拳频出,河南多名金融监管人员被查
- 中国人民银行定于2022年8月7日发行二十四节气(光阴的故事)金银纪念币一套
- 电池厂在盈利边缘痛苦挣扎,锂矿企业却成了\
- 低估值央企接力爆发!新能源板块集体拉升,千亿龙头大涨,多只热门医药股却跌停…什么情况?
- 多人网购环球影城门票被骗,北京警方:嫌疑人已刑拘!
- 西班牙7月通货膨胀率达到10.8% 创下近38年新高
- 光大期货0729热点追踪:沪银大涨超5%
- 11月22日保险日报:保险公司个人养老金业务规定亮相,险资斥资超百亿元投资公募REITs
- 贩毒集团跨国贩毒并绑架、杀害、强奸运毒人员 33人受审2人被判死刑
- 中国绿债原则全面接轨国际,需设资金监管账户追踪管理
- 龙湖冠寓易俊:寻找确定的关键在于“深耕运营、做好服务”
- 南财快评:科创金融总体方案,为产业提供全链条和全周期的金融服务
- 对退休老人承诺“保本高息” 100多人被骗1600多万
- 四川省人民检察院原政治部主任刘红立接受审查调查
- 杨德龙:旅游、消费等行业明显复苏 关注新能源和消费两大方向
- 海南1批次花蟹和1批次小米椒检出镉超标
- 微导纳米自称技术领先,但专利侵权风险不容忽视
- 中国石油综合管理部原副主任范宁接受审查调查
- 日本经贸专家:日企看重中国完整产业链
- 搜索
-